首页 >> 商业

三次奔波,量出一条“和好路”——金沙县人民法院平坝人民法庭成功化解了一起邻里间两辈人的恩怨

2023-08-21 19:45:27 来源:天眼新闻

近日,金沙县人民法院平坝人民法庭再次走进田间地头,成功化解了一起邻里间两辈人的恩怨。

原告项某与被告陶某系某村同组村民,两家关系原本十分融洽,父辈时,陶家曾让出部分土地来共同修建了一条途经两家的通户道路。后因项某父辈铺设水管时从陶某家地里经过,陶家不同意,还砍断了项家已安装的水管,两家自此结怨。

就这样,两家人冷眼相对过了一年又一年。最近两家人的矛盾又有了新的“表现形式”。


(资料图片)

为了方便自家生产发展的需要,项某和陶某都想修路到自家田地里,但因两家土地有交错,修路必然占用到对方的部分土地。迫于之前家庭间的矛盾,双方都不愿沟通协调,你我之间互不相让。

“既然你不让我从你家土里走,那你也别从我家路上过。”陶某不平,于是在之前让地修建的通行路中间设立了一道“铁栏杆”,不允许项某从该路通行。

于是,双方的隔阂越来越深也越来越难解,项某多次寻求村委与陶某协调无果,无奈之下将陶某告上法庭,要求陶某排除妨碍,让项某家能正常通行。

平坝人民法庭受理案件后,考虑到双方系邻里纠纷引发的矛盾,一判了之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,消除隔阂解开心结才是两家人和好的关键。

本着修复邻里关系、从根本上化解矛盾、真正达到诉源治理的目的,承办法官前后三次到诉争现场了解情况、进行调解。

在调解过程中,双方的态度逐渐转变,项某从“不愿让路”到“可以让其他的路”再到“其他的路太危险了还是让开原来的路”,陶某也愿意将自己家的土地让出来修路。于是承办法官邀请综治中心主任及该村村干部再次赶赴现场,对双方需占用土地的实际距离及土地耕种情况进行全方位勘查测量。

最终,你让一点,我让一点,一条2.5米宽的小路就在法官的勘测中初见雏形。

“要是我们能早点协商好,也不用法官陪我们来山林中跑三趟,我还是撤诉吧。”项某这样对法官说道。

“邻里还是‘和为贵’”对于累积多年的仇怨,双方都表示给生活带来了不便。

最终,在法官的提议下,双方握手言和签订了调解协议。陶某当场将拦路的“铁栏杆”拆除,现场飞溅的火花热烈明亮,融化了邻里间长期积下的“坚冰”,两家人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。
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锦焘 周章龙

编辑 汪瑞梁

二审 顾野灵

三审 李文勇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