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列报道之七
坚持人民至上 坚持生命至上
淮南落实落细防汛备汛各项工作
(资料图)
淮南市是全国首批25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,水旱灾害频繁,建国以来共发生较大洪水18次,约4年一次,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一直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。
淮南市水利局坚持人民至上,坚持生命至上,锚定人员不伤亡、水库不垮坝、重要堤防不决口、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“四不”目标,立足“早”字,提前谋划部署,落实落细2023年水旱灾害防御重点工作任务。
完善“一个体系”
压实工作责任。建立年度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,明确职责分工。对内部人员进行工作分工,明确岗位职责,落实具体责任人。健全工作机制。重点是内部工作的机制。制订或修订完善《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》、水旱情预警发布管理办法、完善水库管理和抢险技术支撑工作专班。完善协作机制。重点强化与气象、应急等部门沟通协调和工作协同。加强通报机制预警范围,将各类防汛责任人纳入预警对象,加强机制部门间、城市间、上下游水雨情等信息通报。
做到“两个强化”
强化隐患排查整改。强化全市面上隐患排查。做到“全覆盖”“零死角”。强化全市点上隐患排查整改,重点是开口子工程和在建水利工程(涉水)。对发现的隐患建立清单台账,明确整改责任人,整改时限和措施,台账实行销号闭环管理。强化“四预”能力。强化预报能力,重点是强化监测预警系统、视频会商系统运行管理维修养护。强化预警能力。重点是临灾预警,明确专人负责,并实现数据共享,达到预警信息第一时间直达一线、直达工程管理单位、直达责任人目的。强化预案修订,重点是蓄滞洪区、水工程调度方案等。强化培训演练。重点是强化常态化业务培训和有针对性开展重点预案预演或演练。
抓好“两个突出”
突出抓好行蓄洪区安全度汛。抓好行蓄洪区预案修编,做到防汛责任人要明、预警范围要明、预警联动责任部门和职责要明,预案要有可操作性。抓好行蓄洪区居民财产登记。提前部署,组织开展行洪区内居民财产登记或变更登记,并按程序上报。突出抓好中小水库安全度汛。严格落实责任,重点落实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和水库防汛责任制,及时更新调整“三个责任人”,重点抓好“三个重点环节”。严格方案(计划)预案修订,尤其是寿县3座中型水库和相关县区小(一)型水库。严格运行管理,重点做好日常检查和汛前维修养护,确保水库坝体安全,确保水库溢洪道、放水涵、启闭设备等基础设施运行安全。严格统筹兴利和防洪调度,做好水库汛限水位管理,严禁违规超汛限水位蓄水
强抓一个“统筹”
坚持水旱灾害防御齐抓,统筹兼顾,兴利除害并举,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,这是底线。在做好度汛准备工作的同时,着力做好当前春灌保障和可能发生的持续旱情抗旱保供水工作。提前谋划,落实应急保供水方案。尤其是寿县、谢家集区、大通区部分易旱区域,会商同级防办、农业农村等部门,研究用水计划,制定应急供水方案。积极主动作为,落实多举措增加水源。千方百计按照“抢外水、留内水”原则,通过泵站(临时泵)抽提外水补充内部河流、水库、塘坝蓄水。
原标题:《“防汛准备的水利担当”⑦:淮南市》
标签:
经济
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