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商业

环球快报:博主曝一夜市缺斤少两!遭遇商家“鬼秤” 消费者必须“较真儿”!

2023-04-03 20:22:55 来源:生活这一刻

夜市被曝缺斤少两 博主8种商品少花了110元冤枉钱

最近一位知名博主,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则视频,在网上炸了锅。视频内容是他带着电子秤,在四川成都一个夜市上买东西,结果测试出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情况:多家摊位缺斤少两。


(资料图)

博主在第一家摊位买一份水果捞,摊主的秤上显示有1260克,但是博主自带的秤上显示是1032.5克。原本要付44块多,最终付了35,博主省下了9块多。

在第二家买了无骨鸡爪,摊主的秤上显示是330克,但是博主自己称的是293克。原本要付46,实付41,省了5块。

在第三家买酥肉,摊主称的是590克,但是博主自己称的是492克。原本要付71块钱,最终支付60,博主省下了11块钱。

紧接着,博主还在其他摊位,买了耙耙柑、甘蔗、山竹等水果,同样出现缺斤少两的情况。博主在一家摊贩的电子秤上,还把自己的手机放上去,原本重量为240克的手机,显示是360克。

最为离谱的是一家甘蔗摊,摊主说甘蔗称出的重量是四斤一两,博主用手一掂就觉得根本不够,自己重新称量后一看,竟然只有两斤多。

博主说自己跑了十来家摊位,总共发现有8家秤不准的。有的摊主迅速将电子秤调整后,重新称量,这回就准了,把多收的钱退给了博主。但也有摊主当场直接翻脸,说我不卖给你了。博主算了一下,如果在8家摊位按摊主称的原价支付,他总共要多付110块钱。

当地市监局已展开调查 摊贩:秤当时没放平

事情曝光后,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称,针对该博主反映的问题,已经展开调查。另外工作人员表示,“如果博主掌握情况,事实清楚,应该及时投诉、举报,以便执法人员及时到现场了解情况。”

最近极目新闻记者来到这家夜市,见到了博主视频中曾出现的3家摊贩。其中水果捞摊主刘女士表示,已有市场监管部门的人员前来查验,并用标准砝码测试过电子秤,检验合格并贴上了“检定合格证”。刘女士说,此前是因为秤没放平,导致出现误差。记者用自己的手机在刘女士的电子秤上称重,结果为160克,该手机官网公示的重量为162克。

另一家无骨鸡爪摊主也给出了同样的理由。记者用自己手机多次测试了该摊主的电子秤,在电子秤平稳时,手机重量出现了160克和165克两种结果,电子秤倾斜时,手机放上为165克。显然,秤没放平,对称重影响微乎其微。但摊主对此没有做明确解释。此外,在卖酥肉的摊位,记者同样用手机测验了电子秤,显示为165克。

要我说,像这样的夜市,是该好好查一查了,这里往往会有很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购物,总不能人人随身携带一个电子秤自己和商家掰扯,而光指望一两个博主“打假”也不现实,还是需要监管部门加强执法力度,维护好市场公平交易的环境,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少花冤枉钱。

线上线下购物 缺斤少两的现象并不少见

实际上博主曝光的缺斤少两现象并非个例。举个例子,孙女士住在北京东四环外,她家附近有一个海鲜市场。她去买过3次海鲜,第一次她是买回家一称发现分量不够;第二次,有经验了,她直接在市场用公平秤来秤,发现分量又不够,找商家退了90块钱;第3次情况不一样了,袋子里装了很多水,倒完再称分量少了不少,最终商家退了她20块钱。

除了线下,线上购物缺斤少两的问题也很普遍,其中生鲜水果、零食等为重灾区。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,以“缺斤少两”为关键词进行搜索,看到有超过4700条相关投诉,不少都与网购零食有关。

最近法治日报记者还做了一个测试,在某电商平台的4家不同店铺下单了4份零食,收到后称重发现,其中3款存在缺斤少两。具体为:某品牌500克菠萝蜜干实称406克、某品牌500克巴旦木实称430克、某品牌500克猪肉脯实称443克。

让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,3家店铺都很痛快地表示愿意赔偿差额。记者提出要按照法规获得3倍赔偿,商品不足500元的按500元进行赔偿,商家均表示不接受。电商平台称,将把商家缺斤少两行为记入诚信考核,并对商家进行流量限制和处罚,同时帮记者申请了退款不退货的售后服务。

向“作妖”的商家亮剑 营造清朗市场环境

其实上网一搜,消费者就能知道:不少电商平台针对商家缺斤少两行为早就推出过一系列的处理措施,各地的市场监管部门也在积极行动。但此类现象仍然屡禁不绝,有专家表示,很多消费者就算发现了商家缺斤少两,因为金额不大,抱着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的心态,懒得去较真,而商家呢,一旦遇到较真的消费者,多半给对方补足斤两或是退差价了事,这样一来,一些无良商家就越发有恃无恐了。

要想消除缺斤少两这一市场顽疾,首先消费者要敢于去较真,要知道,您这么做,不光是为了自身利益,也是在捍卫所有消费者的消费权益;而市场监管部门也主动出手,加大检查的频次,同时还要提高无良商家的违法成本,一旦发现商家在商品斤两上弄虚作假,就要罚得它感到肉疼,总而言之,用违法手段薅消费者羊毛的商家,就该像过街老鼠,人人喊打,只有这样,才能营造一个清朗的市场环境,让消费者放心消费。

图文来源:法治日报、极目新闻、新京报、四川观察等

标签: